近日,台湾出台了PVC包装限制“法规”,宣布自2023年7月1日起,禁止制造、输入及销售含有PVC的食品包装容器。
2021年6月,新西兰环境部长大卫•帕克宣布,新西兰政府即将开展塑料淘汰工作,并承诺到2025年年中之前,淘汰所有含有PVC的食品和饮料包装。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颁布淘汰PVC食品包装的法令,禁用PVC食品包装已成为国际趋势。那么,PVC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淘汰PVC食品包装?它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在我国,有哪些PVC相关的法规呢?一起来跟随摆摆的脚步了解一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是PVC?
PVC(Polyvinyl chloride),中文名是聚氯乙烯,是氯乙烯的聚合物。**PVC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产量最多的塑料产品之一,**我们身边的学习用具、玩具、食品保鲜膜、雨衣、家具、水管、医疗设备、建筑材料等等都有PVC的身影。
常见的PVC塑料制品
图丨无毒先锋
然而,用途广泛并不代表着PVC制品就是安全健康的。恰恰相反,PVC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甚至被称为**“毒塑料中的战斗机”。**
为什么要淘汰PVC?
原因一:PVC中的氯乙烯单体为1类致癌物
PVC制品中含有氯乙烯单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发布的物质致癌性分类清单,对人类来说,氯乙烯为确定致癌物,若长期接触该材料,日积月累下会对人体呼吸道和肝脏造成损害,甚至带来致癌风险。
原因二:PVC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与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毒性物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PVC生命周期带来的危害图丨无毒先锋
**首先,PVC的生产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在我国,由于石油资源缺乏,生产PVC大多采用电石法。然而,该生产工艺会涉及或产生二氯乙烷、氯乙烯、汞等多种有毒化学物质,一旦发生爆炸或泄露,对工人及附近民众的健康威胁极大。
其次,由于各种添加剂的存在,PVC的使用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PVC在制成各种成品前,需依据产品所需要的柔软度添加不同含量的**塑化剂。**然而,大量的塑化剂毒性研究表明,塑化剂能致癌、致畸形、致突变。
塑化剂的种类繁多,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学物质。这类化学物质加入到产品中会有一定的渗出性和挥发性,使用和废弃后会逐渐随着PVC基体材料迁移到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中,并通过食物链的流动进入人体。已有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及其代谢物和降解产品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作用,导致男童女性化或引起儿童性早熟等。
此外,由于塑化剂不溶于水而溶于油,因此在与油脂类食品或容器接触时,只要接触就会渗出。因此台湾“环境署”认为,使用PVC食物包装会有塑化剂渗入食品的风险,给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带来慢性危害。
除了塑化剂,PVC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还会添加热稳定剂。常用的热稳定剂属于铅、镉、锌、钡、锡等金属盐类,在使用过程中,**这些金属元素会从PVC制品中渗出,带来重金属污染,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已有研究表明,镉会影响人体的肾功能,而铅不仅会损害儿童神经系统,阻碍其智商发展,还会损害女性生殖系统,甚至可能会致癌。
最后,PVC废弃物的处理也会产生污染。
由于PVC含氯元素,**若进行焚烧,不但会释放出有毒的氯化氢气体,还会产生重金属和强致癌物质二恶英,**污染空气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
同时,PVC难以降解,**填埋处理效率不高。**如将PVC废弃物大量堆放在填埋场,不仅存在火灾隐患,而且会渗出重金属、有机卤化物等有害物质,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因此,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PVC废弃物的处理都会带来环境问题。此外,由于PVC制品中常含有塑化剂和重金属,所以它一旦**混入再生塑料中便会污染再生塑料,**因此,PVC废弃物的回收难度也不小。
我国的PVC相关法规有哪些?
为减少食品接触PVC带来的安全问题,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以限制PVC及其中添加的热稳定剂和塑化剂的残留量。
图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4806.6-2016)的相关规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不得检出氯乙烯,**其氯乙烯的残留量不得超过1mg/kg。
对于热稳定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9685-2016)显示,含铅的添加剂并未得到许可。也就是说,铅盐类的热稳定剂在我国食品接触用PVC材料及其制品中是禁止使用的。
最后,关于PVC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塑化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9685-2016)的规定,有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得到了使用许可,但使用时需严格控制这些物质从PVC食品包装迁移到食品中的最大量(即特定迁移限量)。
综上所述,PVC食品接触材料存在残留单体和添加剂等安全问题,其生产和使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不利。因此,在食品接触材料领域,逐步淘汰PVC、寻找安全健康的替代材料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信息来源[1] Beehive.govt.nz. Government takes action on problem plastics. [online] Available at:[2] IARC. IARC Monograph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rcinogenic Hazards To Humans. [online] Available at:
-End-
编辑:李锐、摆脱塑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