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9月22日,据路透社报道,日本Riken公司正在研制“半机械蟑螂机器人”,主要用于地震后的救援工作。据悉,该公司生产的太阳能薄膜与信号发射器可以让蟑螂成为自由行走的“工作者”,帮助消防员加快搜索救援工作。

(图片来自:GMA NEWS Online)

尽管机器人领域中大多数产品都在指向消费市场与工业领域,但也许在救援工作中,它们的实用价值会更大一些。在最新的消息中,日本Riken公司完成了半机械蟑螂机器人的实验,通过将信号发射器与软性太阳能薄膜安装在活体蟑螂身上,利用它们在震后的巨石瓦砾中搜索受困者,减少震后次生灾害对救援人员产生的伤害。事实上,此次实验基于早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蟑螂控制实验之上,但由于从前的实验并未采用半机械化,在实用性上不太高。

(图片来自:GMA NEWS Online)

当然,这并非是半机械机构机器人或是微型机器人首次参与到实验当中。早些时候,西北大学公开了“螃蟹型”微型机器人的实验资料,其中小巧、灵活和可弯曲的特性,使其可以参与到更细致的工作中,例如微创手术。不过,这样的微型机器人仍然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实验主负责人John A. Rogers表示,将在往后的测试中加入更多配件,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与此次提到的蟑螂机器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螃蟹型机器人需要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无法独立完成搜寻任务。

(图片来自:pexels)

除了微型机器人之外,例如四足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在实验中也有测试其救援、作业和运输方面的工作,一旦正式启用,可以帮助消防员更好地完成救援任务,尤其是四足机器人在山地、碎石与洼地中的灵活性,在不伤害人类的情况下实施救援。但不得不说,日本Riken公司正在进行的蟑螂实验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产量不足。这种“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了活体蟑螂,而微型信号发射器与太阳能薄膜只能通过人手安装,一旦遇到大型地震灾害,也许上万只都不够用。

(图片来自:GMA NEWS Online)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