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杨浦区救助管理站,一位异乡人李学良(化名)得到暖心帮助,踏上了回家之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母亲离世,父亲失联,患有精神疾病的李学良,在治疗中度过了漫长岁月,如今终于有望重获稳定的生活。

清晨6点,李学良起了个大早,换好衣服,干净利落。接下来,他将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回到户口所在地常州,得到进一步安置。

李学良今年38岁,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2002年前后,他的父亲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家人便搬来杨浦居住。后来,为了求学,李学良时常辗转在高邮、常州、上海三座城市之间,直到大二的一天,他突然被查出精神分裂症,生活被迫按下暂停键……

2017年,因拒药、冲动行为等,李学良第四次入住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开启长期治疗,一住就是六年。没想到更多噩耗随之而来:母亲离世,父亲失联。“最后一次见到爸爸,大概是2018年,已经4、5年没见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2019年,因拖欠医疗费,且无人监管,杨浦区救助管理站介入,着手帮李学良寻找归宿。经过多方联络,他们与江苏省高邮市、常州市两地救助部门对接,找到了李学良老家的亲戚,沟通无果。期间父亲又露过一次面,然后再度失联。如何安置李学良,成为难题。

“这一情况比较复杂。他的户籍地原本在江苏高邮,后来去常州上大学时,又被迁到了常州的集体户口。所以我们一方面在努力联系他的监护人,也就是父亲,一方面则要联系他户籍所在地的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其中,他到底是该由高邮管,还是常州管,比较难以划分,因为即使在常州,他也处于人户分离状态。”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胡求军表示。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契机。2018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民政部门共同发起“长三角暨部分城市救助管理机构第一次联席会议”,建立服务联动、资源共享、人力资源跨区域对接等模式,让三省一市的沟通变得更快捷。借此,江苏省与上海市救助部门高效联动,决定先将李学良送至常州市救助管理站,并由常州、高邮两地共同帮助其落实户口,为李学良提供生活保障。

“经过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杨浦区救助管理站与江苏省民政厅、高邮市救助管理站、常州市救助管理站、扬州市救助管理站等单位的协调,在由常州市救助管理站接收李学良后,各方会继续开展工作,将他的户口迁回老家原籍高邮,并继续尝试联系他的监护人,做好持续跟进。”胡求军告诉记者。

生活的安置有了进展。当天上午8点,李学良登上救助车,踏上了回家之旅。后续,杨浦区救助管理站也将持续跟进,确保李学良得到妥善安置。

汤顺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