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虹口荡马路伐?永不拓宽的那种!

在上海,有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被列为“永不拓宽”的道路,这些“一级保护道路”,完好和集中地体现了上海历史文化,保存着老上海原汁原味的风貌。暮春初夏时分,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不如来虹口荡荡这些永不拓宽的小马路。

#1


(相关资料图)

溧·狄思威·阳路

原名狄思威路,1943年更名为溧阳路,因开辟较早,道路两侧大多是旧式里弄和仓库堆栈。

四平路以西这一段的林荫路上,聚集了48幢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灰砖红瓦的花园洋房。郭沫若、贺子珍、金仲华、曹聚仁、关紫兰……众多名人曾在这里留下了生活的印记。名人故居与老洋房群相映生辉,让溧阳路更添几分复古和文化气息。

道路两边粗壮的悬铃木浓荫蔽日,用绿影点缀“虹口文脉缩影”。沿街文化墙上嵌有石刻浮雕,印刻着秋瑾、鲁迅、郭沫若、丁玲、冯雪峰等人的肖像和名言,组成了一幅历史文化名人长卷,再现岁月的足迹,勾勒出进步文化的不朽和珍贵。

老式洋房微微合着的大门后,也许正有一位生活得慢笃的女子,一如多年前在这里写作画画的先生们。

#2

山·施高塔·阴路

全长651米、呈L型的山阴路,原名施高塔路,辟筑于1911年,为公共租界越界筑路。

这条至今仍未通公交的百年马路,低调地立于四川北路北侧。虽然不长,但巷陌里弄间,新旧石库门、日式花园、西洋式公寓错落有致,堪称“近代民宅博物馆”。

虽然不宽,却藏龙卧虎,走过了鲁迅、瞿秋白、茅盾、郭沫若等名人。

鳞次栉比的民宅、茂密的爬山虎、高高晾起的衣服、闲聊的阿姨爷叔、每家每户飘出的饭菜香、开了几十年的小吃店……鲜活生动的百年马路,辗转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活出了诗意远方和烟火人间并存的独特味道。

#3

甜·公园靶子场·爱路

原名公园靶子场路,1920年筑。因与千爱里相通,又称千爱里(路)。抗战胜利后,起谐音改称“甜爱路”。

镌刻在大理石上的爱情诗歌、站立在路口的爱情邮筒、闪烁着的爱心红绿灯、随处可见的表白涂鸦、铺着地砖的公交车站……在甜爱路这条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马路”上,抬眼即见甜蜜与浪漫。

挺拔高耸的水杉依次排立在路两旁,绿色枝叶遮挡日光,洒下片片斑驳,红砖红瓦的小洋房隐掩在树荫丛中,明亮温暖的房子在丁字路口挥手,让人顿生幸福感。小小的马路仿佛只允许两人通过,与爱人并肩走在一侧,就能明白何谓爱意可抵漫长岁月。

#4

舟山路

修筑于1907年前的舟山路,看上去是上海一条非常普通的马路,却在七十多年前庇护了大量无家可归的犹太难民,是当年犹太难民隔离区中最繁华的地方。

二战期间数万欧洲犹太难民逃避迫害来到上海,聚集在提篮桥地区,舟山路则成为繁盛的商业街,建造欧洲风格的红砖尖顶房屋,开设众多的小型服装、面包等商店,被称为“小维也纳”。

曾经的舟山路,东侧是规整的小商铺,深咖啡色泰山砖,端庄大气。市井餐馆、烟酒百货、便利超市、水果铺等,构成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街头景象。西侧有红墙青瓦的维多利亚风格建住宅,溢满历史风情。

舟山路上的红砖民宅,建于1910年左右,为上海近代时期的外廊式建筑,具有英国安妮女王时期建筑风格特征,每个门牌号的建筑平面为“间半”开间,外墙主立面设连续的清水红砖券式外廊,弧形券和半圆形券,局部使用采用简化的古典式清水红砖柱,背面为青砖清水墙,红砖清水腰线,充满了浓郁的异国风情。美国前财政部长迈克·布卢门撒尔曾在舟山路59号亭子间居住。

#5

霍·汇山·山路

与舟山路相交的霍山路,曾名汇山路。

霍山路上百老汇大戏院天台的屋顶花园,似乎还传来犹太难民在这里举办音乐会的悠扬乐声;只有“巴掌大”的霍山公园,是犹太孩子们嬉戏的乐园;一幢双门面假四层双毗连式建筑是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所在地,在大批欧洲犹太难民进入上海时成为支援难民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走在霍山路上,步调也会不自觉地慢下来。老爷叔躺在路边的藤椅里,收音机里放着戏剧,石库门老房子的灶披间里炖着红烧肉,香味对门都能闻见……这些流动着的烟火气息,构成了上海温暖的生活底色。

附:上海“永不拓宽”风貌保护道路名单(虹口区)

溧阳路(四川北路-宝安路)

旧路名:狄思威路

山阴路-祥德路(四川北路-欧阳路)

旧路名:施高塔路-祥德路

甜爱路(甜爱公寓-四川北路)

旧路名:公园靶子场路

舟山路(昆明路-霍山路)

旧路名:舟山路

霍山路(东大名路-临潼路)

旧路名:汇山路

惠民路(杨树浦路-临潼路)

旧路名:倍开尔路

在这些永不拓宽的马路里,曾经的过往,流金的岁月,在砖石的斑驳处和老旧的百叶窗间,在树影婆娑下和家长里短中,透出上海最深的历史记忆,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一段城市的密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