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我们迎来了芒种节气。芒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芒种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是一年当中农事最忙的时节。
芒种
“春争日,夏争时”,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又称其为“忙种”“忙着种”。芒种的到来标示着又一轮的农忙,南方地区人们忙着插秧种稻,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很适宜进行播种和移栽等农事活动。它也是种植农作物的分界点,需要抢时播种,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气温的升高会使得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影响秋季收割时的产量,故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的民俗谚语。
芒种不仅是农事繁忙的节气,同时也预示着播种希望、收获喜悦,趁时而种、忙有所得。
芒种的习俗
农人们辛勤劳作之余,民间形成了安苗、送花神、煮青梅等习俗,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度过这炎炎仲夏。
自明代起,皖南便有着芒种安苗的习俗。人们在种完水稻后,会举行安苗祭祀的活动,家家户户选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的不同形状,并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供品,祈求秋天能有一个好的收成。在浙江一些地区,则是在芒种这天举行开犁节,同样祈愿五谷丰登、颗粒归仓。
俗话说,“芒种蝶仔讨无食”,即花开时期已过,蝴蝶没有花粉可采了。古时,人们认为芒种之后群芳摇落,春天的花神即将退位,民间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既表达了对花神感激的情思,又期盼着来年的再次相会。
在南方,此时的青梅早已熟透,到了采摘的季节,尤其在江南地区,家家户户开始酿造青梅酒。相传,煮青梅的习俗起源于夏朝,最有名的典故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酸涩的青梅鲜果,在与苦辣的烈酒相遇后,浸泡出令人沉醉的醇香。
芒种节气三候
芒种节气三候为: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螳螂于深秋产卵,到此时,小螳螂感受到湿气而陆陆续续地破壳而出。
二候鵙始鸣
鵙是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
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到了芒种时节,天地之气的变化已经来到一个即将迎来重大转折的时段。
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模仿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很明显,这三个物候的出现都和阴气的初生有关。
依托阳气生长的谷类,必然要赶在天地之气变化的关键点之前赶紧播种下去,这样才能保证秋之收获,保证生命成长所需的给养与储备。
在阳气最为充沛、振奋、覆盖天地之时,喜阴的靡草承受不住而凋亡。而到了芒种,阴气开始悄悄地缓缓地萌生,螳螂、伯劳这些喜阴的虫鸟便非常灵敏地活动起来了。
播下一粒种,收获满仓粮。在这个既是播种又是收获的时节,愿你的每一滴汗水都不被辜负,愿你的每一步前行都充满力量。
央视网、新京报、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