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河南科普大篷车**“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系列报道之五:**网络安全就在身边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产品,有哪些会是偷拍设备呢?”日前,在2022河南省科普大篷车“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活动“走遍河南的网络安全科技馆”专题科普活动现场,偷拍与反偷拍、照片背后的秘密、怎样防范电信诈骗等系列宣传讲解与互动环节吸引了在场的许多群众和学生。

在淅川县汤山湿地公园广场上,当讲解员刘紫薇拿起车钥匙、耳机、眼镜、圆珠笔、钟表、充电宝、打火机等人们熟悉的生活用品让大家一一识别时,人们都觉得这就是普通的物品,不可能是偷拍设备。看着大家疑惑的目光,刘紫薇挨个指出上述物品中暗藏的针孔摄像头的位置,人们此时才恍然大悟。“没有专业人士指点,一般人很难发现这其中隐藏的秘密,看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小心,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偷拍设备窃取我们的个人隐私。”一位李女士轻轻地拍着胸口,有些担惊害怕地说。

“我们出门旅游,不免要住宾馆,在客房的哪些地方最容易隐藏着偷拍设备呢?人们常说的用手机摄像头来查找偷拍设备真的靠谱吗?”结合当下年轻人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刘紫薇与现场的观众亲切交流互动。

“穿衣镜、电源插座、电视机的机顶盒还有烟灰缸,还有?别的就不知道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大声地回答。

“不错,这些地方确实容易安装针孔摄像头,但其实远不止这些,空调的遥控器、热水壶、装饰画、床头柜、台灯甚至房间里的报警设备,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掌握一些识别的基本技能,另外,用手机识别针孔摄像头的方法不太靠谱,如果偷拍设备没有工作,一般的手机是识别不了的。”另一位讲解员刘亚琪说。

“还有我们接到的诈骗电话,有冒充银行的,有冒充警察的,还有的冒充医院、学校等,这些骗子经常用改号软件实施电信诈骗,普通百姓难以识别,因此上当受骗。其实,如果懂一些常识,防范起来并不难,比如正规的机构不会让你提供银行密码、手机验证码,不会让你将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号,接到这样的电话,如果回拨过去提示是空号,基本上就能断定是接到了诈骗电话。”在防范电信诈骗的展台前,网络安全科技馆的工作人员门路广教人们怎样防范电信诈骗。

2022河南省科普大篷车“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活动期间,“走遍河南的网络安全科技馆”专题科普活动和科普大篷车一起走进校园,向师生们展示讲解了偷拍与反偷拍、照片背后的秘密、如何戒掉网瘾、怎样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帮助大家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掌握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基本技能,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网络安全,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能够防止他们误入歧途、上当受骗,对于他们安全用网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门路广说。

如今,网络通讯高度发达,人们在享受着网络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饱受着个人信息屡屡被泄漏之困扰,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盗取公民个人信息、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也给如何保护网络安全敲响了警钟。

河南省科协以科普大篷车巡展为基础整合资源、创新开展的“走遍河南的网络安全科技馆”专题科普活动,通过实物展示、现场讲解、体验互动等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在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并取得初步成效,为今后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奠定了基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