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西安,观众在展台体验一款新能源汽车。2023第十五届西安五一车展于4月28日至5月3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图/新华社

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在经济增速上,GDP20强城市第一名为西安,达到了7.6%;其次是深圳,达到了6.5%;第三是郑州,达到了6%。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表现最好的深圳和西安,都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风口。


(相关资料图)

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暂领先

根据西安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西安全市生产总值为2834.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从增量角度看,相较前一年(2638.03亿元)增加196.08亿元。

具体到各产业上,第一产业增加值32.4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928.04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873.67亿元,增长6.6%。其中最亮眼的,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

实际上,自去年上半年至今,西安第二产业增速均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对稳固经济大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依托于支柱产业倍增计划,一季度,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西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1.1%,同比增长19.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不俗,产量增长62.8%,占全国的13.8%,零售额增长57.2%。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101.55万辆,超过上海的99万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城市。2022年西安市生产的101.55万辆新能源汽车中,99.5万辆出自比亚迪生产基地,占97.9%。随着比亚迪西安三期在2022年9月投产,其产能再次升级,这也直接体现在今年一季度的产销数据中。

比亚迪、吉利等龙头企业带动了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比亚迪在陕西已有超过20家企业,产业链布局正在不断延伸,其中西安已成为比亚迪继深圳总部外,发展质量最高、布局产业最全的北方基地。

近年来,陕西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新能源汽车产量的爆发式增长打下良好基础。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突出抓好包括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内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瞄准“产业强市”定位,围绕“企业-链条-集群-生态”这条主线,西安在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0%,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达22.2%。

作为新晋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西安正在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深圳的产业生态较为完备

4月27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一季度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772.19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49.24亿元,同比增长4.6%。

一季度,深圳坚持制造业当家,牢筑工业经济底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较1-2月提高3.7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大类中,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8%。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127.6%、89.2%。

深圳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作为比亚迪的大本营,比亚迪最大的生产基地位于深圳,比亚迪的九个生产基地中,深圳基地拥有最大的面积。

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正是这一年,比亚迪正式开始组建汽车业务。同样是在这一年,深圳提出“适度重型化”战略,明确调整产业结构,汽车被列为新的产业发展重点。

2009年,全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启动,深圳作为首批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起步。自此,在燃油车制造领域基础薄弱的深圳,踏上了新能源汽车的赛道,并连续多年领跑全国。

从2010年起,深圳先后出台了几十项地方性标准,涉及充电技术、建设和布局等方面,大力营造新能源车使用环境,并开展了整车租赁、经营租赁和分时租赁等不同商业模式的探索研究。

2010年,深圳推出纯电动出租车;2015年,推行纯电动物流车;2017年,全市公交电动化;2018年,出租车全面电动化;2019年,纯电动泥头车投入运营……提起来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深圳模式”注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经过多年发展,深圳已具备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统计,目前,深圳有年产值千亿企业一家,百亿以上企业五家,10亿以上企业超过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超多强”的企业格局初步形成。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183.4%。

依托于更加完备的产业生态,深圳雄心勃勃地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汽车城”。

2022年5月28日,广东深圳,2022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于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受到深圳市消费补贴的优惠,不少深圳市民在比亚迪汽车展台咨询。图/IC photo

多地瞄准“新能源汽车之都”目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国产新能源汽车强劲的市场表现,直接带动整个中国汽车出口跃居全球第二。

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产业链的颠覆性变革,不仅使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有机会快速发展,而且使国内多地看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2022年5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以郑州为中心发展整车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载货车。并要求,到2025年,河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22年6月,郑州市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力争郑州全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能超过100万辆,动力及燃料电池产能达到15万套,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2023年伊始,总投资41亿元的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车郑州基地项目开工。2021年开工建设的郑州工厂,在2023年4月6日正式迎来了投产,按照规划,该工厂的年产能将会达到40万辆。以此为标志,郑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奋起直追。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被列为我国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不仅仅是西安、深圳、郑州,在一季度经济数据中表现优异的城市,大多得益于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看点,而且是固定投资的重点。

近年来,武汉、重庆、深圳、合肥、西安、常州、广州、襄阳等城市先后向“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目标发起冲击。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为这些城市的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文/赵志疆(媒体人)

编辑/柯锐

校对/赵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