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雯雯 吴德玉


【资料图】

世界上被称作“大运河”的河有很多:在水城威尼斯,3.8公里的“大运河”连接城市与泄湖;在爱尔兰,“大运河”从香浓河直通首都都柏林;在法国,阿尔萨斯“大运河”是莱茵河上的明珠……但被全世界公认、不需要贴上其他标签的、真正的“大运河”,在中国。

2500年前,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让“大运河”成为了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人工运河;之后长达两千多年的疏浚、改道、修建,让京杭大运河成为了一条长达1700多公里的长河,是第二大运河苏伊士运河的16倍,第三大运河巴拿马运河的33倍。

谏壁船闸鸟瞰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之后,扬州凭借着大运河枢纽中心的地位成为了东南第一大都会,也让“扬一益二”名扬天下;在南宋,京杭大运河也是最著名的水道,四方公私之船入运河“如履平地,川、广巨舰,直抵都城(杭州)”。

大运河,不仅贯通了南北,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唐代高僧鉴真6次东渡,几乎都是从扬州由大运河出发。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撰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明确记载大运河的游历过程:“……掘沟(指人工开凿的大运河)宽二丈余,直流无曲,此即隋炀帝所掘矣 ……” 举世闻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详细记录了大运河两岸的扬州、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富庶与繁华。

绵延的大运河里,也曾流淌过中国诗歌的平仄之美。宋之问、王维、孟浩然、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柳永、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们,用他们优美的诗句歌咏过大运河。诗仙李白在大运河上写下了这一生最不像是他风格的“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杨万里甚至在《练湖放闸》中描写了练湖开闸济水大运河:“满耳雷声动地来,窥窗银浪打船开。练湖才放一寸水,跳作冰河万雪堆。”

“斗门贮净练,悬板淙惊雷。”南宋诗人范成大曾经描述过大运河上的船闸注水时的情景,那时他应该不会意识到,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文化的河,也是科技之河。

早在范成大出生前142年,淮南转运副使乔维岳在淮南漕渠修建了一道复式船闸,比同类船闸在欧洲出现整整早了389年。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有记录。而沈括与大运河的缘分并不仅仅如此,《梦溪笔谈》就写在大运河畔的镇江,沈括自己在年轻时也曾经参与过通济渠的勘探和治理。

与张衡、祖冲之、落下闳等人齐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河道线路,领导开凿了大运河最北一段——通惠河的修建工程,首次实现了元代南北大运河由北京到杭州的全线通航。

山东临清段元运河上的船闸

从元代到清代,京杭大运河在北京和杭州之间流淌了700年,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受历史演变、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20世纪初京杭大运河出现断流。一直到2022年,水利部联合京津冀鲁四省市开展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工作,京杭大运河百年之后,再次全线水流贯通。

有了水,运河就有了生命,也将在一路奔腾浩荡中,唱响属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