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家暴,近年来越来越为人所知,而最近,由于余秀华家暴和某副教授被举报家暴长达 7 年等事件,“家暴”又频上热搜热搜,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家庭暴力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2015 年 3 月联合国发表的女性问题报告中发现全球约 35 %的女性经历过暴力,我国妇联的统计显示,约有 24.7 %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受害者多数为女性或儿童,数据还显示,家暴受害者平均遭受 35 次暴力后才会选择报警,这说明**家暴其实并不罕见。家暴对家庭以及社会的潜在危害性很大,**甚至会让人对亲密关系产生巨大恐惧。要是能早早识别出那些可能家暴的人,也许就会让人安心一点。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更容易成为施暴者呢? 这里要先特别说明一下,**本文标题只是因为家暴者确实男性占绝大部分,但实际生活中女性家暴男性也不罕见,**所以性别不能作为判断依据,我们更多的是要从原生家庭和平时的特征来做出判断。01
不和谐的原生家庭更容易催生施暴者心理学上往往认为,原生家庭会在一个人的内心埋下很多种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起成年后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在家庭暴力方面也不例外,我国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一项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结合了社区和派出所提供的备案资料,对 252 名家庭暴力的施暴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招募了 300 名从未实施家庭暴力的人作为控制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原生家庭在多个方面都容易催生施暴者。首先,研究发现一个经历过原生家庭的暴力行为的人,无论是亲身遭受过父母的虐待,还是仅仅目睹了父母之间的暴力,都更有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施暴者。甚至,童年期未遭受家庭暴力,只是目睹了家庭暴力的经历,与成年后的家暴行为的关联度是最高的。国内外的心理学家认为,对儿童来说,目睹家庭暴力比受到虐待的长远影响是更大的,父母是儿童最主要的模仿对象,目睹家庭暴力对于还未形成正确和稳定价值观的儿童来说,更容易扭曲其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使用暴力的态度和道德判断,从而更容易施暴。其次,研究还发现,原生家庭的成员之间亲密度低,关系疏离,彼此之间缺乏情感支持,更容易导致儿童长大后自己组建的家庭关系僵化,适应性差,从而提升实施家庭暴力的危险性。因此,如果自己或对方的原生家庭不那么幸福,那么更应该去意识到这一点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从而开始着手去改变自己或给予对方情感支持,尽量预防家庭暴力的悲剧发生。02****施暴者往往都有着怎样的特点?国外有多项研究调查了家庭暴力犯罪者在各方面的特点,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调查了 308 名因家暴而入狱的男性的精神状况,发现这些人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酒精滥用(即酗酒)和药物滥用等精神障碍的比率高达 20 %~ 40 %之间,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例如 PTSD 的流行率为 3.5 %,酒精滥用流行性为 12 %),研究者认为患有这些精神障碍的人可能是因为容易**过度反应和自我控制能力缺陷,**当发生家庭冲突时,就容易采取暴力方式来应对。
另外一项发表在《国际行为科学杂志》的研究利用现今学术界较为认同的大五人格模型来分析施暴者的人格特质。大五人格模型用五种特质来描述个体的人格,包括:**外向性:**个体对外界刺激的需要程度以及获取快乐的能力,外向性高的人活跃、喜欢社交,外向性低的人更关注自身、较为文静;**尽责性:个体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以及对行为的坚持,尽责性高的人倾向于严谨和自律,反之则较为懒散和冲动;开放性:个体对外界环境的认知风格,开放性高的人好奇心强、具有创造力,开放性低的人更趋于保守和传统;宜人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宜人性高的人更为友善、有同情心,反之则更为自私、不易相处;神经质:反映个体的情感调节能力,神经质高的人更情绪化、消极,神经质低的人更为冷静、放松。该研究发现在五大特质中,神经质与家暴行为存在很显著的关联,也就是说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在家庭生活中实施暴力。还有一些研究发现,81 %的家暴犯罪者都患有人格障碍,如偏执、反社会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等,也有很多重复施暴的人,其生活方式都相当混乱。总的来说,施暴者往往都经历过原生家庭的暴力或患有不同类型或程度的精神障碍,日常生活中往往有着情绪极不稳定或生活混乱的特点,这些在与对方的交往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蛛丝马迹。这也跟余秀华家暴事件的特点一致,先是在直播期间,这种公共场合吵架,然后发文称丈夫对自己很好,就是脾气差,这些都表明了对方是一个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的人。尽管原生家庭和人格特点等方面与施暴行为有着很大的关联,但并不意味着原生家庭不那么幸福就一定会家暴,一个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可以摆脱其束缚,情绪不稳定的人也可以逐步学会控制情绪,而作为亲密关系中的一方,在合理范围内,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帮助,也能够帮助对方变得更好,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进而避免家庭暴力的发生。但是,仍然需要指出的是,家暴行为一旦发生,是不应该轻易忍让的,因为家暴行为的发生,往往并不只是施暴者一时的冲动,而是与其成长经历、性格、情绪与行为模式有关,而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改变的。**当遇到家暴行为时,一方面是要寻求社会支持,包括亲人和好友的协助和支持,必要时也要留下证据寻求警方的帮助,另一方面是在协调无效的情况下要及时止损,以自己的安全和幸福为优先。作者 | ACC心理科普
审核 | 陈祉妍参考文献
[1]柳娜. 家庭暴力中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代际传袭:从心理—社会—精神病理—遗传学角度探讨[D].中南大学,2011.
[2] Shorey, Ryan C.; Febres, Jeniimarie; Brasfield, Hope; Stuart, Gregory L. (2012). 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Men Arrested for Domestic Violence.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7(8), 741–748.
[3] Oguntayo, R. , Oyeleke, J. T. , John-Oguntayo, O. , & Aajayi-Hutchful, F. A. . (2020). Personality trai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ocio-contextual factors and spousal violence: the trajectory of covid-19 pandemic lockdown. Baqiyatallah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2).
[4] Fountoulakis, K. , Leucht, S. , & Kaprinis, G. . (2008).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violence.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 7(Supp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