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潜意识当中都有这样一个概念——病了去医院治,病是治好的。

这句话只对了一部分,借用樊代明院士的一段话“三分之一的病是治好的,三分之一的病是治不好的,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不要夸大医院的治疗作用。


【资料图】

“治病”观念害人不浅,攒了一辈子的钱,在人生最后半年给他“治病”花光,最后钱花没了,人也没了,而我们希望的是病没了人还在。

大量的临床研究统计发现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如图: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社会条件占10%、遗传因素占15%、生活方式占60%。

很多人把慢性病归罪与遗传,遗传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遗传因素占15%,但它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社会条件不是我们个人能够改变的,而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包括了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作息起居等,它又是最主要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

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我国医疗系统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医院的建设规模、检测设备、外科手术技术都有大大提高,可是依然满足不了国民就医需求,慢性病患者发展速度超出了医院的建设速度,什么原因呢?

一位美国医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现在的医生就好像在河下游打捞落水人群,总是在研究如何改进打捞设备和打捞方法,却没有研究到上游修筑河坝,防止人们落水,所以总也捞不完,而且还有人反复落水。

我们国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卫生系统改革就是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预防疾病。但是到目前为止“预防为主”对大部分人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行动,包括我们的部分医护人员。有些医护人员觉得:我是负责治病的,预防不是我的事,甚至有的医护人员自身就健康堪忧。

在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因素当中,医疗条件的作用只占了8%,即使你的治疗水平发挥到极致,那么你起到的作用也只有8%,所以医护人员只有走出治疗这个误区,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我们的祖先早就说过“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神医被尊为“医祖”,他就是“扁鹊”。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近几十年来国家在医疗卫生的投入很大,可是对慢性病控制作用并不明显,不是我们的医生无能,而是医学研究方向不对,如果我们研究如何健康,怎样不生病,得小病、晚得病,这样我们既能少花钱又能获得健康。

“亚健康”这似乎是一个很流行、很常用的词,不学医的说,学医的也说,一般医生说,医学专家们也常用。连世界卫生组织(WHO)这个管全世界人民健康的机构也不甘人后,公布了亚健康的人群比例,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20%的人有病,而剩下的75%的人是亚健康。

“亚健康”这三个字就不知害死了多少人。

我们看到:一些人疲劳、乏力被说成是亚健康;一些人头昏、失眠被说成是亚健康;一些人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被说成是亚健康;一些人浑身上下哪里都不舒服,就是找不出是什么病,也被说成是亚健康;以至于有些人到死都搞不清是怎么死的。所以有一句顺口溜:亚健康是个筐,搞不清楚就往里装。

所谓的“亚健康”这种模糊的叫法实在害人不浅,因为它严重妨碍了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人的一生很简单,想想看,人的一生其实就两种生活状态,我们管它们分别叫做院内状态和院外状态,即医院内状态和医院外状态,您要么是在医院里住着,要么在医院外住着。您发现没有,从健康的角度讲,人总在健康和疾病这两种状态之间徘徊,这一辈子永远走在去医院的路上。一端是100%健康,另一端是疾病,那中间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对不对?

那么亚健康到底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有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冠心病这个病吧,什么是冠心病呢?就是给您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医学上称之为冠状动脉)堵塞了,当堵到70%左右时,您就不舒服了,就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您就得赶快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您一检查,发现您的冠状动脉血管已经堵了70%左右了。就给您写下了一个诊断,即冠心病。那您说是医生写“冠心病”这三个字时,您的冠脉血管一下子就堵到了70%吗?答案很明确,当然不是了。要想让您的冠脉血管堵到70%,那要经过您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实现。

您的血管可能在您几岁时就开始堵塞了。那么当血管堵到40%时,您平时什么感觉都没有,充其量是很生气或干重活儿时,可能会出现胸闷和容易疲劳的表现。但血管堵到40%时您有没有病?您一定是有病呀,因为您生下来时一点也没有堵。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虽然有病,但您没什么感觉。您的血管一点都没有堵时,这就是100%健康的状态,而当堵到70%时,您就有感觉有症状了,到这时才给您诊断成冠心病,而从血管一点都没有堵到堵到70%的程度之间的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的“亚健康”。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亚健康”这个叫法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叫法应该把“亚健康”改称为“疾病的早期阶段”,也就是说“亚健康”时,您不是没有病,而是处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或叫“疾病的非临床阶段”,您几乎没有什么症状,但您已经有病了。而今天我们称呼的“疾病”,应该称为“疾病的晚期”或“疾病的临床阶段”。当您见到一位朋友,您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我病了,我要去医院”,其实他是到了疾病的晚期。想想您自己和周围的人,大多都是受不了了才去医院的。如果您身体能够忍受,您就不会去医院。

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这些中间危险因素,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改掉不良习惯是可以逆转的,如果放任自由它就会促进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病。即使是已经出现了并发症,改掉不良习惯,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也是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在任何一个阶段改变不良习惯都有益健康。

现代医疗有5个步骤:**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我们现在忽视了预防、保健和康复,大部分都是在重复“诊断、治疗”这两步,缺失了预防保健,甚至没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一些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只有少数患者手术治疗后得到了康复指导,多数人不懂康复知识。

所以我们要想健康就一定要改变**“治病”的观念****,预防大于治疗,因为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是不可逆转的,是无法治愈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