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1、1946至1958年的第一代,采用电子管为元件;2、1959至1964年的第二代,采用晶体管为元件;3、1965至1970年的第三代,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元件;4、1971年至今的第四代,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为元件。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器件,体积大 耗电量大 寿命短 可靠性低 成本高;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在这个时期,没有系统软件,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计算机只能在少数尖端领域中得到运用,一般用于科学,军事和财务等方面的计算.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机采用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以磁鼓和磁盘为辅助存储器,采用算法语言(高级语言)编程,并开始出现操作系统。由于采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所以很轻,且运算速度比较快,达到每秒几十万次 [1] 。硬件方面,用晶体管做逻辑元件,磁芯材料做存储器;软件方面,用髙级程序设计,应用方面,向数据处理、过程控制方面拓展。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主要特点:硬件方面,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逻辑部件,主存储器开始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软件方面,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并提出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运算精度、存储容量及可靠性等主要指标大为改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如科学计算、文字处理、图像图像处理等。

4.第四代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主要特点是:硬件方面,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逻辑部件,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外围设备多样化、系列化;软件方面,实现了软件固化技术,出现了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思想;计算机性能大幅度提升,价格大幅度下降,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计算机向微型计算机方向发展,并逐渐走进办公室,学校和普通家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