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绿会沈丘野大豆保护地霍岱珊主任和志愿者们在沈丘西蔡河巡护时,观察到这样一副生动的画面。
远远的,河中央漂浮着一个,两个,三个,黄褐色的小“葫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拉近镜头一看,原来是两只“葫芦”宝宝正跟着“葫芦”妈妈在河水中畅游觅食、嬉戏玩耍。
它们既不是鸭子,也不是鸳鸯,学名叫小䴙(pì)䴘(tī)。
椭圆的身形,金色的眼珠,松软的羽毛……
缩着脖子休息,像水葫芦一样在水面浮沉。
作为天生的游泳高手,潜水捕鱼是它的强项。
一旦受到惊扰,便振翅起飞,施展“水上轻功”,
像极了轻功大师表演水上行走。
科普小知识:
小䴙(pì)䴘(tī)(Tachybaptus ruficollis),䴙䴘目䴙䴘科小䴙䴘属的鸟类。有时也被称为水葫芦、油鸭、油葫芦、王八鸭子。喜栖息于清水及有丰富水生生物的湖泊、沼泽及涨过水的稻田。通常白天活动觅食,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虾、蜻蜓幼虫、蝌蚪、甲壳类、软休动物和蛙等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以及水草等少量水生植物。小鸊䴘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通常每年春季于3月初至4月中旬迁到北方繁殖地,而秋季于10-11月往南迁徙,在南方一般为留鸟。
图源/淮河卫士 文/露尔 审/老夏 编/Pi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