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多年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永乐环礁珊瑚保护地主任陈宏及其团队为了抢救和修复珊瑚,承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会“三亚珊瑚移植与监测计划”项目,参与国家海洋局“全国珊瑚礁与海草的生态调查”、“三亚珊瑚礁保护区的游泳生物、浮游生物调查”,主持海南省重点及重大科研项目……针对原生地珊瑚大面积白化死亡的现状,系统进行研究珊瑚人工繁育与移植技术。

据陈宏介绍,自2003年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简称“热海所”)成立伊始,一直在对海南当地的珊瑚进行系统研究,他本人也已经从事珊瑚研究30多年了,目前在珊瑚繁殖、机器人辅助种植珊瑚、以及应对珊瑚白化问题等方面研发了一系列成熟的技术。

珊瑚的规模化繁殖,主要采用的是利用细胞团进行组织培养这一无性繁殖技术手段。陈宏形象地将其与珊瑚枝剪育苗法相区别:本来是一株“珊瑚苗”,像孙猴子七十二变一样,吹一把猴毛,一群孙猴子出世,和组织培养方法是同样的道理,而枝剪育苗则是一株一株的种植。利用该技术培育珊瑚,加快了珊瑚规模化繁殖的进程。

由于海底作业存在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珊瑚种植一直很困难。目前,种植珊瑚的方式也有多种,如钢钉种植法、胶泥种植法、钻孔种植法等,一般是根据各个海区的海底情况来选择。现阶段可以使用机器人来辅助种植珊瑚,但是这对机器人也有特殊要求,需要考虑到海浪、浮力、台风等因素影响,眼下这一技术也正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与完善。

此外,珊瑚种植的成本较高,按许多成熟的技术体系估算:种植一株“珊瑚苗”需花费1000~2000元,而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能将其控制在300-500元,如果说将来可以智能化繁殖珊瑚,从培育、种植到监测,整个一套完整的链条能够逐一突破的话,那这个成本还将会不断下降,可能以后只需要几元的成本。

《中国珊瑚礁状况报告2019》指出,中国珊瑚礁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南大陆沿岸、台湾岛和海南岛沿岸、以及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拥有很高的造礁石珊瑚物种的多样性,一共记录到的造礁石珊瑚物种为2个类群16科77属445种,其中南沙群岛的造礁石珊瑚物种多样性最高,拥有16科73属386种。随后是台湾岛,拥有16科71属328种;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则分别有297种和251种;海南岛、广西和广东沿岸则分别有186种、82种和114种;香港地区则拥有97种;福建省的造礁石珊瑚物种多样性最低,为5科7属7种。

陈宏表示,基于珊瑚物种的多样性,结合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能够对珊瑚品种的精准识别,团队也在不断研究摸索珊瑚分子鉴定的条件,以建立珊瑚种质库。如果能够收集珊瑚图册,囊括不同珊瑚物种的各种形态,开发珊瑚智能识别软件,对于珊瑚物种的鉴定将有很大的帮助。

整理:冯璐、陈宏

编辑:Pierre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