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心脏病非下支架不可吗?张医生就曾因为没给患者下支架被外院同行的训斥为“不负责任”,这是怎么回事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一位年近八十的大娘,年前因为劳累后出现胸痛住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强化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甚至爬几层楼梯也不会诱发胸痛。随后行心脏造影,结果显示:三根主干血管全程弥漫病变,狭窄程度都超过80%!

医生大概估算了一下,即使植入7、8枚支架也不能解决全部狭窄,而且患者高龄,又有多年的糖尿病,不仅身体难以承受如此多的支架,支架的使用寿命也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不错,不下支架可以说是“最佳”选择。

出院后患者一般情况不错,1周前因为头晕去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生得知患者造影结果后十分生气地说:“心血管病变这么多,居然不给你下支架,这也太不负责任了!你快住院吧,我给你下支架!”

家属又去其他医院多方打听,最终意见和张医生一致:下支架并不一定会让患者获益,可以选择药物治疗。

支架不是万能的!究竟有哪些心脏病患者并不适植入支架,我们一起看一看:

一、药物治疗有效的心绞痛

过去,如果血管狭窄达到70%就要植入支架,但是,越来越多的医生认为,狭窄75%属于临界病变,如果服药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疾病风险会明显降低,无须支架植入,这大大减少了非必要支架的使用。

二、多支心血管弥漫病变

植入的支架越多,支架发生再狭窄的概率也就越大,这就需要患者长期高强度服药,但这又增加了出血及肝肾功能损伤的风险。并且,支架更适用于处理局部病变,多支弥漫病变的手术风险也明显增加,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是外科搭桥。

三、存在高危出血风险

支架植入后需要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于胃肠道疾病或是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明显增加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风险,比如胃溃疡、脑动脉瘤都是高危因素。

四、无法规律服药

不规律服药是支架发生狭窄最重要的因素,有的患者因为职业繁忙或是精神性疾病不能按时服药,一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甚至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另外,如果患者有近期迫切需要处理的外科手术,也不适宜植入支架,因为手术前需要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来减少术中出血,通常建议植入支架1年后再进行外科手术。

我是心血管内科张医生,如果喜欢我的科普文章,就请点赞吧!关注我可以看到更多关于心脏病的健康知识!还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