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被誉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资料图)

图源:Mongabay

重生的红树林

越南首都胡志明市的芹椰县拥有75,740公顷的红树林。实际上,我们应称之为“第二代森林”。原始植被曾遭遇战争的摧毁,直到1978年开启的再植运动才使森林得到恢复。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0年将芹椰县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区之前,当地政府就已经推出了“环境服务支付”(PFES)计划,向对环保做出贡献的当地居民提供补偿。这项措施不仅维持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还吸引到丰富的物种来此栖居。

政府的愿望和开发商的计划

不论是考虑到利用自然美景,还是宣传战后的成功故事,当地政府与开发商都想发挥出红树林的市场价值。胡志明市政府希望到2030年,将农村地区转型为生态旅游城,并因此批准了大量耗资巨大的项目。尽管大多数项目仍处于规划阶段,但人们不免忧心旅游业的繁荣会对海岸、森林和生计造成怎样的影响。例如,越南某大型企业有意沿其中一段海岸线铺满沙子,然后开发成高端的度假区和住宅区。一旦计划落实,贝类生境遭到破坏,当地居民便会丧失一条谋生的途径。此外,往来的集装箱货船和游客产生的垃圾也会大量侵蚀红树林。

那么,当地的居民呢?

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水产养殖业、贝类捡拾和小规模生态旅游业。因此,尽管他们清楚红树林的重要性,但在这片土地上谋生就难免让环保为之让步。平心而论,相较于政府和企业,个人对生态的影响是渺小的,但前者可以堂而皇之地规划未来,而后者的现实生活却受制于严苛的规定,实为“双标”。

就水产业而言,为了增加收入,有些养虾户不惜砍伐红树林来扩大养殖空间,还会在水中添加化学品来增产。这些行为固然有损于生态,然而,旅游业和运输业的规划和开发却进一步加剧了养殖业者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旅游业方面,VinGroup在2012年一度启动了其度假村计划,架起围栏,填上沙子,但由于项目停摆,现在只留下大片的沙子和施工痕迹。附近的居民原本可以凭借景色,吸引游客做些小生意,但那里如今已经无人问津。

未择之路

其实,保护与生计之间并不是一道单选题。首先,事实已经证明,政府的PFES计划与其他保护措施同样有效。其次,有研究人员指出,如果拟议的国内碳市场开启,那么这片红树林便可以作为政府的一项经济资产。

芹椰县的红树林和海滩是胡志明市的“绿肺”,不但能抵御海水的上涨,还能作为城市居民解压的乐园。因此,任何关于红树林区域的讨论,都不应该建立在牺牲生态和当地人生计的基础上。

编者注:

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s),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中提出的一项概念,指受到保护的陆地、海岸带或海洋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区域。

参考文献:https://news.mongabay.com/2023/02/as-livelihoods-clash-with-development-vietnams-can-gio-mangroves-are-at-risk/

编译:Victoria

审核:Sara

编辑:Tommy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