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2 年1 月14 日和15 日, 位于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HungaTonga-HungaHa"apai)发生喷发并引发大范围海啸,截至22 日已造成5 人(汤加3 人、秘鲁2 人)死亡,多人受伤。目前受灾地区最缺乏的是安全饮用水和燃料,通信也亟待恢复。
灾情分析及社会影响
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4 日、15 日连续两天剧烈喷发,造成首都努库阿洛法(Nukualofa) 出现15 米高的海啸。受火山喷发影响,斐济、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多个太平洋沿岸国家均发布海啸预警,智利、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家监测到明显海啸波。
根据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利用高分一号 02 卫星对火山周边及附近岛屿监测发现:受火山喷发影响,Hunga Tonga 火山口周边堆积的大量火山灰被喷向高空, 周边可见大量火山灰漂浮海面,如下图所示。
1. 人员伤亡
联合国表示,截至22 日已造成至少5 人(汤加3 人、秘鲁2 人)死亡,多人受伤。汤加约8.4 万人(占该国人口80% 以上)受到海底火山喷发和海啸的严重影响。
2. 建筑破坏
据汤加塔布避难所的初步评估数据显示,截至21 日,目前至少有5 个沿海地区房屋遭到重大破坏,100 间房屋受损,另有约 50 座房屋完全毁坏。首都所在的塔布岛西海岸受损严重,首都大街上到处都是厚厚的火山灰。
3. 基础设施破坏
受海啸影响,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沿海道路被淹,洪水泛滥,船只和大石块被冲上岸,沿岸商店多数受损。新西兰北岛图图卡卡(Tutukaka)码头的船只受损。受汤加海底大规模火山喷发后潮位变化影响, 日本高知县多地港湾共计有19 艘渔船倾覆或沉没,德岛县也有5 艘船翻沉。火山喷发造成汤加努库阿洛法国际机场和富阿阿莫图国际机场因火山灰覆盖,飞机不能起降,清理时间大约持续了一周左右。
4. 生命线工程破坏
火山喷发导致岛国之间海底电缆受损,汤加全国通信网络中断。
5. 环境影响
目前,汤加部分地区上空的火山灰已经沉降,但仍有大量火山灰飘浮在空中,最远已飘到澳大利亚。火山灰导致当地空气质量下降,空气中毒性气体增加,影响人体呼吸系统。此外,火山灰烬中含有大量硫化物,这些有毒物质飘到地面后, 污染了当地水源,导致淡水无法饮用。
汤加国内紧急处置
汤加政府开展了损失评估,疏散芒果岛、福诺伊富阿岛和阿塔塔岛上的居民。在火山喷发后的第二天,救援人员、医疗队和专家携带水、食品、帐篷等物资开始救援行动。汤加海军为受灾较为严重的阿帕伊岛、芒果岛、诺穆卡岛等岛屿上的居民运送了饮用水、食物、帐篷等救灾物资。
汤加目前属于无新冠疫情国家,为了避免病毒传入,政府禁止任何国际救援人员入境,航空运输人员不允许走出机舱。
据汤加政府报告,当地政府救援行动已开始,海军船只运载医疗人员、水、食品和帐篷前往各个岛屿,撤离灾民。
汤加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办公室(NEMO)和汤加红十字会等合作伙伴已在汤加塔布主岛以及Ha"apai 群岛的岛屿上进行初步损害评估(IDA)。NEMO 和其他急救人员,如国王陛下武装部队、汤加警察和汤加消防和紧急服务部门,以及汤加红十字会和其他人道主义合作伙伴正在汤加塔布和其他地区分发清洁水和非食品物品。乐施会正在运营一个水处理装置,检测水质。WASH(水、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部门开展了传染病风险监测。
NEMO 向Ha"apai 受影响最严重的大约100 个家庭分发援助物资。包括卫生用品包、厨房用品包、帐篷和海水淡化装置,以及罐头、饼干、面粉和糖等食品及饮用水。
国际响应及救援行动
1. 联合国
目前联合国虚拟现场行动协调中心(VO)有10 支国际队伍关注,包括中国、俄罗斯、土耳其、英国和法国、澳大利亚共7 支USAR 队伍,英国灾害响应评估队、美国紧急医疗队(EMT)、美国通信队各1 支。联合国工作人员已经在汤加开展评估工作,据评估,大约5 万人(即汤加人口的一半)可能需要安全用水。
2. 世界粮食计划署
世界粮食计划署团队正在协助重建通信、电话和互联网, 目前在斐济以外的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站点部署设备,部分通信已恢复。
3. 世界卫生组织
世卫组织要求人们戴口罩以防止火山灰对肺部造成损害。另外正与卫生部合作,向受影响严重的岛屿哈阿派提供医疗队。
4. 粮农组织
据粮农组织初步估计约有12000 户农业家庭受灾,占总数的85% ;60%~70% 的畜牧业家庭所饲养的家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5. 欧盟
欧盟提供的应急救援物资已于22 日从法属波利尼西亚出发,驶往汤加受灾岛屿,同时还与法国协调运送净水装置、饮用水、卫生用品包、家庭帐篷等30 吨援助物资。欧盟紧急响应协调中心与汤加当局和欧盟驻斐济代表团保持定期联系。哥白尼紧急卫星服务已制作了图像,以评估整个汤加群岛的破坏程度。
6. 其他国家
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马耳他、丹麦等多个国家向汤加提供了人道主义资金或物资援助。
对策与建议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重。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风险也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的任务非常繁重。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自然灾害应对水平,提升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根据国内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和本次汤加火山国际救援行动开展情况,拟提出以下建议:
(1)统筹优化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通信体系建设
根据近年来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和汤加火山灾害中暴露出的问题,专业救援队伍着重在完善建设标准、优化队伍结构、补充专业人才、配备先进管用装备、强化队伍自我保障、强化技能培训与实战演练上下功夫,细化具体措施。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着重建立国家标准,激活存量拓展增量,优化人员配备、基地建设、装备配置和培训演练;社会应急力量加快出台政策,完善建设标准,推进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加大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统筹布局应急航空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协调军队、公安等部门开辟空域申请“绿色通道”,优化全域机动投送能力。
统筹开展应急指挥通信体系建设,以消防可视化指挥系统为骨干,统一构建标准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应急指挥通信体系,在全国各级应急管理系统内部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重点加强县、乡镇应急通信体系建设,满足扁平化、可视化综合指挥调度业务需求;
进一步提升国家应急通信战略规划,推动中国版“星链”计划建设,实现“海、陆、空、天”的卫星移动通信与卫星通导遥一体化的互联网接入。
(2)进一步强化重点地区地方政府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与应对准备工作
一些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区地方政府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许多干部缺乏灾害应急处置经验,对发生类似于汶川和东日本大地震这类巨灾的规模和严重性普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建议抓紧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责任制及评估机制,督导地方政府增强底线思维, 强化巨灾针对性应急准备。
(3)进一步强化高新科技在“三断”(断电、断路、断网) 极端条件下的应用,推进智慧应急智能救援
大灾巨灾应急响应与救援处置的核心瓶颈,是“三断”情况下大面积灾情难以快速获取、救援指挥缺少依据、救援力量难以快速通行、大量埋压人员难以快速精确定位、倒塌钢筋混凝土废墟难以打通生命通道等。建议统筹整合调度国内航空遥感应急力量, 就近第一时间解决大面积灾情获取问题;
建立与通信运营商、国家电网、互联网公司、广电总局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利用灾时通信基站退服、电力设施断电、互联网大数据灾情信息等实时数据,实现灾后宏观灾情和极重灾区的快速锁定;
继续探索和实用化列装新型雷达、空地组网手机信号与生命体征探测技术,构建多源融合的“空天地网”一体化埋压人员空间分布获取与评估系统;支持建立一批应急救援新装备新技术研发、测试和示范应用基地,全力打造智慧应急和智能救援。
(4)着眼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需求,进一步深化战勤保障体系建设
大灾巨灾应急救援范围大、力量多、来源广, 救援组织和战勤保障难度大。建议进一步明确各地应急管理部门承担战勤保障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管理规范、响应迅速、保障有力、紧急征用的联勤保障机制,实现社会联勤应急保障常态化运行。
在力量建设上,着眼救援现场需求,围绕仓储运输、投送衔接、落地转运等环节,进一步规范储存的形式、种类、数量,优化全域机动投送能力,加强“ 高精尖”装备研发, 建立应急救援装备定型列装制度,实现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在力量投送上,完善应急救援装备模块化管理系统,充分考虑空运、海运、铁路运输等方式, 从建设标准上明确携行装备物资的方舱化、模块化、标识化, 确保实现“短、中、长距离”立体联运投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