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月球上住着玉兔,它陪伴嫦娥住在月宫,负责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但玉兔到底是什么兔呢?它和麻辣兔头的兔兔是同一种吗?

小兔围一堆,安能辨我是哪种 | hui / 123rf.com.cn正版图片

玉兔,是能吃的那种兔兔吗


(资料图)

小时候在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的熏陶下,大家都对月亮上的玉兔产生了不少兴趣。关于玉兔,各地有各种不同的传说。中国的版本是玉兔在天宫陪着嫦娥捣药,而在日本和韩国的版本中,玉兔则变成了麻糬(口水)。

实际上,人们看着月面的阴影,形成了所谓“空想性视错觉”,一会儿觉得像兔子、一会儿觉得像蛤蟆(所以月宫又被称为蟾[chán]宫)。但无论如何,天宫、嫦娥和玉兔成为了中国航天、特别是登月事业的称号,也是带着神话造就的共同回忆吧。

江户时期的日本屏风,上面是萌萌的兔子们 | 大英博物馆

仔细较起真来,玉兔可能还真不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这种圆滚滚、毛茸茸的形象。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这种温顺肥美(嗯?)的兔子,实际上是原产于伊比利亚半岛的欧洲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后来被人类驯化成了家兔。

然而这种兔子是在丝绸之路之后才从西方传入,而所谓“月亮上的兔子”的说法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屈原的《天问》中写过“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西汉初期的马王堆出图文物里面也有蟾蜍和玉兔的形象。

欧洲穴兔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进食 | Diliff / wikipedia

那么,一开始存在于中国的兔子,是什么呢?极有可能就是野兔了。在英语中,从穴兔演变成的家兔叫Rabbit(小兔子称 Bunny),属于兔科穴兔属(Oryctolagus);而野兔叫Hare,属于兔科兔属(Lepus)。

比起体型小而圆的家兔而言,野兔体型更大,有着一双健壮的大长腿,耳朵也更长,而且一直没被驯化。在西方的艺术绘画中,两者的形象可谓是天壤之别:一个是温顺、作为玩物(或食物)而存在的穴兔/家兔,而另一个则是作为野物、猎物而存在的野兔。

大长腿野兔,与穴兔的模样大不一样 | BBC News

17世纪的荷兰,所谓“黄金时代”的静物和日常写生非常盛行,而各个画家所精通的对象也各有不同。有一位叫Jan Weenix的画家,就十分擅长画一只脚被吊起来的野兔(很可能是被猎人下的圈套捕到的)以及其它与打猎归来相关的场景。

野兔善跑,速度最快可以达到50km/h;而穴兔嘛,顾名思义就是擅长打洞了,毕竟“狡兔三窟”。

它们的天敌有很多,天上飞的猛禽、地上跑的各类小型到大型食肉目和爬行类,平时当然需要注意躲避了。

它们多在黄昏和清晨出来活动,寻觅新鲜的青草。打洞呢,一是为了逃避追捕,二也是为了育幼。刚生下来的小兔子没有皮毛、眼睛也睁不开,需要在环境稳定的地方获取照料。

刚出生的小穴兔 | Emancipation Acres

神话中的兔子,是真的兔子吗?

和许多早年间写进人类历史的物种一样,萌兔的身世中,也有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误解。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于现在的伊比利亚半岛(也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发现了这种满地乱窜、四处打洞、灰不溜秋的小动物。然而,眼神不太好的腓尼基人把穴兔认成了另外一种叫蹄兔的动物(称为hyrax,一般指蹄兔科 Procaviidae)。

穴兔才不长这样。这是蹄兔 | Siegmund K. M. / wikipedia

蹄兔在希伯来语里面叫 shafan(现实中和腓尼基语最接近的语言就是希伯来语),于是腓尼基人把这个满是“蹄兔”的地方命名为“i-shaphan-ím”,然后罗马化成了 Hispania,之后演变成现在西班牙的名称 España(英语 Spain)。所以,一定要追溯的话,西班牙这个国家的语源,其实是“蹄兔之地”,尽管那儿一只蹄兔都没有……

本来应该叫“穴兔之地”的咯 | JJ Harrison / wikipedia

还有一个有趣的误解或是谬传,关于人们喜闻乐见的复活节兔子(Easter Bunny)。复活节这个原本非常严肃的宗教节日,为什么会和带着五彩缤纷的巧克力蛋、跳来跳去的萌兔兔有关呢?实际上,复活节兔子也应该是野兔,而不是穴兔或家兔,正如德语里面的 Osterhase 所指一样(德语里面 Hase=Hare,而 Kanin/Kaninchen = Rabbit/Bunny)。

这来自古日耳曼的泛神传统,Easter 这个节日的名字来自一位叫 Eostre 的女神,并且时常与野兔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代表繁殖和生育。据推断,那时候穴兔驯化成的家兔还没有扩散到日耳曼地区,反而是森林和灌木丛中的野兔更加常见。Eostre 女神负责照顾小孩,她把自己的一只鸟变成了野兔,然后下了许多彩色的蛋送给小孩做礼物。(然而这个传说也不一定可靠,在学者之间颇有争议。)

复活节的兔子其实更应该是野兔,而非图中的家兔 | happy-easter.info

然而也是要等到17 世纪左右,德裔的移民到了美国之后才把这个泛神的传说和基督教的传统联系在一起。他们给自己的小孩讲复活节和兔子的故事,告诉会有兔子来给你们送礼物。自然,兔子的形象也变成了温顺可爱、更受小孩子喜爱的家兔,而且同样代表着繁殖和生命。

兔子和复活节彩蛋 | PETER PILT / peterpilt

罗马人早就有了养殖穴兔的经验,但还是要等到中世纪以后,人们才开始大规模驯化穴兔,饲养家兔作为食物和皮毛来源,甚至是培育各种各样的品种作为宠物。那之后进入文化中的兔子,就大部分都是家兔了。特别是 19 世纪之后,美国开始流行起饲养兔子作为宠物,与宠物狗一样,人们也在家兔间进行人工选择育种。

现在的安哥拉兔、垂耳兔其实都来源于同一个种,而大白兔,原本在野生的穴兔间也是非常罕见,这源自于白化的基因突变,红眼睛则是没有色素的眼球映出眼底的血管而来。人们喜欢白生生、圆滚滚的兔子和兔毛,因而这种兔子被大量选择繁育,“小白兔”这个形象于是比皮毛多为灰棕色的原版兔子更深入人心了

小白兔的红眼并不是一种病 | Tomi Tapio / flickr

(所以,麻辣兔头是什么兔,大家心中也有数了吧……)

兔兔不仅可爱,还很会生

人类和兔子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微妙了。穴兔、以及后来的家兔,是唯一在一个文化中既可以是食物,又可以是宠物,甚至还能是必须要被消灭的“害虫”。一边叫着“兔兔这么萌为什么要吃” 一边大啃麻辣兔头的人,可并不少见呢。(年幼无知的笔者第一次见到卤兔时也大为震惊,但很快就被美味征服了……)

因为兔子出众的繁殖能力,一不小心成为“害虫”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最为人所知的事情就是1859年,一名叫汤马斯·奥斯汀的庄园主将24只用来捕猎玩儿的兔子带入了澳洲。只需要一个世纪,24只就变成了6亿只。

兔子以斐波那契数列的方式繁殖,母兔交配后即排卵,只需30天妊娠、40天哺乳,一年可以产6胎,而小兔6个月就性成熟。在植被充足、没有天敌的情况下,兔子的繁殖速度那可是相当惊人了。

这么多兔子对于植被的破坏是惊人的,吃掉了本应放牧用的牧草,还把同生态位的鼠袋鼠给整灭绝了,可谓是“兔灾”。澳大利亚政府也想尽了各种方式,包括修篱笆、撒毒药、引进其它捕猎动物来控制兔子的数量,然而总是麻烦和损失大过成效。

漫山遍野的穴兔 | M.Waston / ardea.com

然而吊诡的是,在兔子的“老家”伊比利亚半岛,野生的穴兔的数量却衰减了不少。一方面原因是栖息地的减少、植被的破坏,而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叫黏液瘤病毒的传染扩散。这种病毒原本源于美洲兔,对美洲兔(以及其他人、畜)并无太大害处,然而却对欧洲的穴兔致命。在伊比利亚肆虐的病毒对当地种群是巨大的打击,现在,葡萄牙已经把野生穴兔列为近危物种,在西班牙则是易危,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不过,澳大利亚政府却灵机一动:不如把这种黏液瘤病毒引进澳洲、来控制兔子的数量?1950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通过蚊子把这种病毒释放给了兔子,效果拔群,感染兔子的死亡率达到了99%以上,只消两年,兔子数量就下降了90%。不过,兔子们也慢慢对这种病毒产生了抗性,现在死亡率只有40%左右,现在在澳洲被广泛使用的则是另外一种兔杯状病毒。一百多年过去,澳洲总算靠生物武器把兔子的数量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程度。

感染了黏液瘤病毒的穴兔 | ChrisJB / wikipedia

当然,吃着麻辣兔头的天朝吃货们可能不服,为啥澳洲人不吃兔子?其实,在战争和饥荒年代,这些肆虐的兔子对当地人也是有一些好处的,可以用来吃,皮毛也可以用来卖点小钱。但是,澳大利亚如此地广人稀,人的胃口哪敌得过兔子的繁殖力呢……

赏着月亮,吃着月饼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兔子的蠢萌形象。然而人和兔子这段误解重重、爱恨交织的历史,也让这种萌物变得不那么简单。

作者:李子

题图来自西游记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