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海蜇,爽口又开胃,是很多人的最爱。不过,海蜇虽然长的人畜无害,但对于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来说还是个挺可怕的生物呢。
如果被它蜇伤,轻则难受好几天,严重还可能会致命。海蜇为啥那么“毒”?被做成食物后营养又怎样?
(资料图)
01 海蜇是啥生物?
海蜇是无脊椎软体动物,属于水母的一种,以浮游生物、小的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的鱼类为食。主要生活在我国的沿海地区,从广东、海南岛沿海一直到辽宁都有分布。[1]
▲图: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册
海蜇长有圆伞状或钟状的身体,有触器和口腕。外伞表面光滑,中胶层厚而硬,大的海蜇伞径可达 25 ~ 60 厘米[2];触器是消化器官,也是猎食的武器,长有很多毒丝,可射出毒液。
▲图:参考文献[1]
02 被海蜇蜇伤会怎样?
海蜇的外表看似软萌、人畜无害,但却是个“有毒的杀手”。
每年 6 ~ 10 月份海蜇都会成群浮游至水面交配产卵,而这几个月也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到海边游玩,因为海蜇在水里是透明的,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很容易被蜇伤。[3]
2015 年 8 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夏家河子海滨浴场,一位 4 岁女童被海蜇蜇伤不幸离世。女孩的妈妈因为踢了海蜇一脚,腿部被蜇伤。
**海蜇毒性很强,它的触手上布满了毒丝,能够射出毒液,有毒成分为水母毒素。当人体接触到海蜇的触须时,刺丝囊会立即释放大量水母毒素,使人体出现中毒症状,比如接触性皮炎,瘙痒疼痛,皮肤充血,甚至局部坏死。**瘙痒疼痛的症状可持续 10 ~ 20 天,严重的可能几个月都不会痊愈。[4、5]
▲不只是海蜇,很多水母都不好惹 | 摄图网
如果被海蜇严重蜇伤还会引起全身性症状,比如咳嗽、胸闷、哮喘、运动失调、心力衰竭、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更严重的会导致过敏性休克。[4、5]
我国的统计资料显示:近 20 多年来沿海旅游地区约有 2200 例海蜇蛰伤事件发生,其中 13 例死亡,死因均为蛰伤后过敏性休克。[4]
如果心血管系统受到侵害,可能会在短短几分钟甚至 1 分钟内发生晕厥和休克,皮肤由苍白变为发绀,短时间内即可导致死亡。[4]
03 被海蜇蜇伤怎么办?
**海蜇蜇伤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如果不幸被蜇伤,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缓解。
可用镊子拔掉海蜇刺丝囊,然后用海水冲洗蛰伤处,不可用淡水冲洗,因为淡水渗透压较低,可引起刺丝囊爆裂而释放毒素,加重症状。也不要用醋来清洗,否则可能会加重疼痛,更不要用手挤压蜇伤处。[4]
简单处理之后要立即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04 海蜇有啥营养?
**海蜇是可以食用的,**我国是最早食用和利用海蜇的国家。传统加工方法是利用石灰、明矾浸渍,再榨去其体中水分、洗净、腌制,这样处理之后便成为通常食用的海蜇制品。[6]
海蜇的伞盖在处理后会变成一张圆形半透明的皮,也就是海蜇皮;口腕部位形状不变,被称为海蜇头。
最常见的菜肴就是凉拌海蜇丝(海蜇皮切成的丝)、凉拌海蜇头,口感脆爽,是很多人的最爱。
▲凉拌海蜇丝 | 摄图网
海蜇皮和海蜇头都是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即使是肥胖和血脂异常的人群也都能放心吃。
并且海蜇的矿物质钙含量较为突出,海蜇皮和海蜇头的钙含量分别为150 毫克/ 100 克和 120 毫克/ 100 克,这在水产品中算比较优秀的了。如果吃 100 克的凉拌海蜇丝,就能满足全天钙需求量的 19 %,还是不错的。[7]
海蜇丝的嘌呤含量也很低,总嘌呤含量仅为 9 毫克/ 100 克,属于低嘌呤食物,高尿酸人群和痛风人群都能放心吃。[7]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别以为海蜇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吃了就能美容养颜。
所以,**别指望吃海蜇美容,倒是可以补钙,**而且口感也不错,很 Q 弹。
总结:
海蜇吃起来虽然美味,但如果在海边碰到还真得离远点,千万别抓。即便是已经死亡的海蜇也别碰,小心被它蜇伤。
参考文献:
[1]张玉莹,柴彦萍,秦磊,薛佳,徐献兵,杜明,董秀萍.海蜇不同组织营养组成分析及评价[J].食品科学,2017,38(02):133-138.
[2]洪惠馨.水母和海蜇[J].生物学通报,2002(02):13-16.
[3]霍书花,刘纪强,杨洪超,田英平,黄素贞,刘慧娟,徐曙光.822例海蜇蛰伤临床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2):1471-1472.
[4]张重阳,孟庆义,邱泽武.2014年中国海蜇蛰伤救治专家共识[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10):1-5.
[5]霍书花,徐曙光,苏小云,田英平.海蜇蜇伤研究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02):249-250.
[6]郝更新,杨燊,戴燕彬.海蜇皮营养成分分析及胶原蛋白的提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04):65-69.
[7]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作者 | 薛庆鑫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注册营养技师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审核 | 陈胜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副研究员
本文首发于“科学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