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人造太阳就是可控核聚变,是人类将太阳发光发热的机制在地球上加以运用。
(相关资料图)
近日,媒体热炒,老美的可控核聚变取得重大突破。对于这个“重大突破”说法,一些人向灯向火说法不一,主要有两个极端:一种是认为突破非常重大,可控核聚变很快就要普照天下了;另一种是嗤之以鼻,认为那么芝麻绿豆点大的“突破”就吹到天上去了,实在是小题大做。
那么这次突破到底是真突破还是假突破,有多大意义呢?现在我就来通俗地说说,让所有关心这件事的瓜友们弄个明白。
先简单说说啥叫核聚变和可控核聚变
核聚变又叫核融合,是轻原子在极端条件下融合在一起,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太阳核心的核聚变是氢原子不断融合成氦原子的过程。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认识到最高效清洁的能源,科学家们一直想将太阳这种可控核聚变的发光发热机制,在地球上实现,因此又叫人造太阳。
核聚变其实早就有了,就是氢弹爆炸,这种核聚变方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了,象征着人类开始掌握核聚变的巨大能量。但氢弹爆炸是不可控的,只是一瞬间的威力,虽然惊天动地,却只能用于战争和威慑,并没有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让这种巨大能量缓慢释放,也就是所谓实现核聚变的可控性,这样才能造福社会和人类。现阶段核聚变的原料采用的是最轻的元素氢元素的同位素,主要为氘、氚。氘在地球上储量非常丰富,每升海水的氘提取出来,通过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就相当于300升汽油。
可见,如果可控核聚变开发成功,核燃料在一个相当长时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样就能够完全缓解能源危机。而且可控核聚变是完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采用这种能源,可以大大降低碳排放,修复地球生态。
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条件
但这样一种优质高效的能源,要真正推上运用却很难很难,主要是在地球上实现核聚变,没有也无法制造出太阳核心3000亿个大气压的极高压力,为了维持核聚变持续不断进行,只能提升等离子体温度,这样就需要1亿度高温才能运行。
由此就产生了三大困难:一是采用什么样的容器来约束这样高温的等离子体;二是如何让高温等离子体持续不断的燃烧;三是如何让高温等离子体的能量输出来,且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
地球上是没有任何材料能够耐受1亿度高温的,甚至万分之一也达不到,熔点最高的单金属是钨,3380℃就融化了;熔点最高的合金是铪,4215℃就融化了。这些温度与1亿度相比,实在太渺小了,渺小得只有不到2万分之一。
科学家们探索出要约束如此高温的等离子体,只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重力约束,也就是像太阳这样的巨大恒星,依靠自身引力,也就是依靠3000亿个大气压,将核聚变束缚在核心。这种方式在地球上是无法实现的,只能另辟蹊径。
第二种就是磁约束。因为等离子体是带电的,具有一定速度的等离子体进入磁场后,会受到沿磁力线的约束,在磁场中做螺旋式回旋运动。这样通过人工制造一个强大的磁力阱,就能够将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这个“陷阱”中,不接触任何容器。
第三种约束就是惯性约束。这种方法是利用粒子的惯性作用产生的强大压力,实现核聚变反应的一种方法。世界上目前比较经典的是采用高能激光照射极小的靶丸,让靶丸中核聚变原料迅速消融向外猛烈喷射,巨大的反作用力形成向内极大压力的冲击波,激发靶心中的氘和氚发生核融合,从而释放出巨大能量。
世界上开发可控核聚变的方式和进程
世界上主流可控核聚变一直沿用前苏联发明的托卡马克装置,开发进展极为缓慢。前苏联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发明了托卡马克装置,这种装置采用的是磁约束,就是将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装置腔膛中的磁阱里。
七十年过去了,托卡马克装置一再改进升级,在欧美俄中日韩印等国一直在试验中,进展艰难而缓慢。中国作为第四个拥有自主设计的托卡马克装置的国家,在低温超导强磁场等方面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7000万度长脉冲等离子体维持运行1056秒,等离子体温度1.2亿度运行101秒的世界领先成就。
欧洲日本等国的磁约束核聚变也不断取得进展,但这些进展都还停留在如何将高温等离子体持续燃烧的时间延长上,也就是上面说的第二个难题。而第三个难题,如何将核聚变的能量输出来,且要输出大于输入,一些研究还几乎没有涉及。
这就是所谓的“Q值”。
Q值就是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之比,Q值越大,说明核聚变得到的效率越高,一般认为,要Q值大于10时,也就是输出能量是输入能量的10倍以上时,可控核聚变推上商业运用的时机才算成熟。
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托卡马克装置实验一直在Q值上下功夫,但得到的数值一直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联合欧洲环JET曾经达到Q值0.65,持续时间2秒;1997年12月,日本曾宣布在自己的JT-60上成功进行了氘-氘反应实验,Q值超过了1.25~1.3。但这些消息发布后,几十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下文。
中国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虽然时不时有一些重大进展的消息,但在Q值问题上没有任何披露,只有一个规划,在2025年实现Q=5,2030年实现Q=10,并初步达到稳态发电1GW(100万千瓦)。但现在达到了多少呢?不知道。
一直到今年五月,一家叫First Light Fusion的英国公司另辟蹊径,采用惯性约束机制取得了可控核聚变的新突破。这是通过一种高速弹射技术,将加速到10~20倍音速的弹丸射向嵌入氘燃料芯的小块,形成崩溃冲击波,瞬间压力达到10亿个大气压,导致燃料块高速自爆,实现核融合。
这是在过去采用昂贵激光实现惯性约束的一种新突破,将大大降低未来可控核聚变的成本,公司扬言,在2030年有可能开办实验工厂产生电力,但这个突破依然没有产生Q值。
老美的这次“突破”,搅动了可控核聚变Q值几十年没动静的一潭死水
美国能源部12月13日宣布,其坐落在加州的所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实现了“核聚变点火”,称这一“重大科学突破”将为国防及清洁能源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个调门非常高,说明老美对这次“突破”认定很高。
这次突破具体是怎样的呢?事实上这是在研究可控核聚变方式上的一次非主流突破,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激光惯性约束方式。具体说来,是在一部叫做“国家点火设施(NIF)”的装置上,采用192台激光器,将2.05兆焦耳的能量输送到一粒豌豆大小的金胶囊上,这个胶囊里装有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冷冻颗粒,在巨大能量轰击下,这个胶囊舱室瞬间坍塌,高温高压导致了核融合反应,由此产生出3.15兆焦耳的能量,也就是实现了Q值≈1.54。
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突破,在可控核聚变开发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由此认为可控核聚变距离进入民用已经很近了,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做出这项研究成果的科学家们也并没有忘乎所以,他们警告说,尽管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功,但实现可控核聚变目标的路还很长,很艰难。
要知道,这个突破还只是实验室计算的纯输入和纯输出之比的Q值,也就是发射激光的能量和得到核聚变能量之比。相比这套耗资35亿美元,足足有3个美式足球场大的装置,192台巨大能量的激光器,照射的仅仅是一颗豌豆大的核聚变腔囊,输出的那一点点能量实在可怜,与整个巨大装置所消耗的人财物是无法类比的。
而且,NIF只是一个实验装置,并不是一个聚变能装置,要将这种核聚变反应方式转化成真正的核聚变能,就需要建造出真正的核聚变能发生装置。
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这次突破的意义是重大的,即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在可控核聚变真正推上民用的征途上,也还只是跨越了小小一步,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和很艰难。
那么,未来的Q值突破,并且真正推上商业运用的会是谁呢?在这些科学技术的较量中,最终花落谁家?我很期待中国真的像规划那样,在2030年达到Q值=10,并实现稳态发电1GW,这样的话,很可能中国会率先点亮可控核聚变第一盏民用之灯。
但最重要的不是说,更不是自嗨,而是谦虚谨慎持续地努力。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和承认人家的进步,扬己之长克己之短,才能最终实现超越。一切科学进步都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我期待着中国的进步,也乐意看到世界的进步,这就是我的态度。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请勿侵权抄袭,感谢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