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猫

火塑造了人类,火独特的性质也让人为之着迷。关于火的科学解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将火视为组成世界的四种基本微粒之一,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水、土、气体和火四种元素组成,物体发生燃烧,就是火元素被释放了出来。虽然恩培多克勒的学说更多还是停留在形而上的,缺乏实证证据,但是经过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传承和发展,元素学说俨然成为了欧洲古典时代的显学,并一直指导着欧洲炼金术的发展。

到了十七世纪中后期,随着欧洲工业技术水平的进展,人们了解火的欲望越来越迫切,因为火被广泛应用于手工业乃至工业中,用火使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或者仅仅是更加精确地控制火本身,对于新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于此同时,近代化学也开始在欧洲萌芽,科学手段和新的仪器也在这个时间段被广泛引入到化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化学反应被观察、记录。古典时代的理论显然没有办法解释很多反应,于是很多创新的理论假说被提了出来。

其中最成功的一个假说要属“燃素说”。这个假说认为,所有能够燃烧的东西都含有一种叫做“燃素”的东西,这种东西如果单独聚集在一起,就是火焰,分散的话也可以让温度升高。燃烧是一个简单的分解反应,燃素被释放出来了,剩下了之前与燃素结合的那种东西。譬如说煅烧金属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最后只留下灰渣;而将木炭与灰渣共同加热,木炭里的燃素会重新与灰渣相结合,形成金属。以当时的科学水平来看,这套新理论相当自洽而完备,可以完满地解释氧化、呼吸、燃烧、分解等许多化学现象,因而被当时的科学界普遍接受。

然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于这一假说心存疑惑。因为人们发现,金属燃烧后剩下的灰渣重量会增加,燃素学说没有办法很好地解释这一点。甚至有人指出金属燃烧释放出来的燃素质量是负数,和其它物质不一样——当然这听上去挺没有说服力的。于是拉瓦锡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本质。

最早的实验是磷。如果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实验,除了产生大量的白烟之外,磷会燃烧殆尽,什么都不会剩下。但是拉瓦锡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了燃烧,发现燃烧除了消耗了大量空气之外,还留下了磷酸酐(也就是五氧化二磷,燃烧中产生的白烟),而且燃烧产物的重量和金属燃烧一样,增加了。之后他又用硫重复了相同的实验,同样发现了质量的增加,这次的产物是气体,和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一样,被之前的学者忽略了。

更有决定性的实验是煅烧铅块的实验。拉瓦锡惊讶地发现,在封闭玻璃瓶里煅烧铅块,反应完成之后重量竟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直到容器被打开之后,煅烧后的灰渣才像之前观察到的那样变重了,与此同时,可以观察到有气体冲进了玻璃瓶。拉瓦锡意识到,或许燃烧反应并不是一个分解反应,而是一种化合反应,是燃烧物与空气结合,增加了自己的重量。

而拉瓦锡所做的一系列燃烧实验中,最经典的莫过于汞氧化的实验。拉瓦锡在水封的鹅颈瓶中加热汞,让它与封闭在容器内的空气充分反应,十二天后,空气减少了五分之一,并且再也不会减少了。然后,拉瓦锡仔细收集了实验中产生的所有氧化汞,并加热使其分解——发现生成的气体恰好和之前氧化反应中减少的气体数量相等。新生成的气体,现在我们当然知道是氧气,不过彼时刚刚由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先后独立发现,而加热氧化汞正是普利斯特里得到氧气的反应。不过稍微有点讽刺的是,普利斯特里至死都是燃素说的铁杆支持者,他甚至把氧气命名为“去燃素空气”,认为这种气体之所以和可燃物反应比空气更剧烈,是因为它能够容纳更多的燃素。

和之前的研究相比,拉瓦锡设计的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总会试图收集所有的反应产物,并且仔细称量。这让之前的定性实验转变成了更加精确的定量实验,更具有说服力的同时,也让人们发现、建立一般性的规律成为可能。譬如一系列金属氧化的实验让早些年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更加深入人心,这无疑让化学向现代科学迈进了一大步。

当然,拉瓦锡也不是没犯错误,氧气(oxygen)这个名字就是。这个词是由希腊词根“酸味”和“生产者”组成,因为拉瓦锡误以为所有的酸,比如说他实验中产生的磷酸、亚硫酸,都必须含有氧。虽然化学家们后来发现有盐酸、氢氟酸这样的无氧酸,和氧相比,酸里面含有的氢才是决定性的,但氧气的名字早已敲定了,大家也都无可奈何。顺带说一句,徐寿最早把化学名词引入中文的时候,取其滋养生命的那重意思,定名为“养”,之后逐渐演变成“氧”,避免了名称上的谬误。而在更早接触近代化学的日本,氧至今都被错误地称为“酸素”。

推荐内容